“那好吧,就试射一下吧。不过,我想把火药原封不动地保存着,就用火棉来试验吧,我们储存的火棉可不少。”
“大炮禁受得了火棉的爆炸吗?”也盼望试射的记者问道。
“我看没有问题,不过还是应该多加小心才是。”
工程师熟谙大炮,他知道这四门大炮很优良,都是锻钢制的后膛炮,能承受大量火药的爆炸力,因此射程较远。要想取得实效,就必须让弹道尽可能地保持平直,这样炮弹的初速度才会很大。
“决定炮弹初速度的是火药的装填量,”工程师说,“制造大炮的症结是使用材料,应该使用强度高的材料。而我们的这四门大炮材质非常的好,所以我坚信,它们能安然无恙地承受住火棉爆炸时的气体膨胀,射得很远,威力巨大。 ”
“试完之后就一目了然了。”水手说。
这一天,在彭克罗夫的一再要求之下,史密斯决定试射一下这四门大炮。兴奋不已的彭克罗夫拿着导火绳,随时准备开炮。
史密斯一声令下,炮便立即点火发射。轰的一声,炮弹飞向大海。到底射程有多远,无法精确计算。
第二炮瞄准的是残骸角顶头的岩石丛。只见炮弹落在离花岗岩宫约有三英里远的尖石上,把它炸得粉碎。这一炮是哈伯发射的。第一次开炮,少年当然是开心得很,大家也都在为他喝彩,因为这一炮打得很准。